当前位置: 首页 > 自驾游 > 西南 > 四川 > 乐山

四川乐山大佛高多少米,乐山大佛在成都的什么位置

  • 乐山
  • 2025-01-13

四川乐山大佛高多少米?历史介绍:乐山大佛建造从公元713年修建到公元803年,历时90年,历经三代建造者,四位皇帝。大佛坐像通高71米,头顶上有1051个发髻,额头宽度为10米,鼻子长 5.6米;颈高3米,肩宽28米,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乐山大佛造型独特,形体构造更是独树一帜,从头发到全身,设计精妙,雕琢精细,那么,四川乐山大佛高多少米?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乐山大佛最忌讳三个生肖

乐山大佛通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造佛像。开凿于公元713年,完工于803年,历时90年打造成功。

修凿此佛像的目的是降妖魔。

此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三江水势凶猛,过往船只经常被吞没,船毁人亡。凌云寺僧释海通和尚心想这兴风作浪的架势,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这岩石上刻造佛像,借着菩萨的法力,定能降服水妖,使来往船只不再受害。为了普渡众生,他召集人力物力修凿,海通和尚死后,他的弟子接手修筑,完工。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大佛依凌云山栖鸾峰断崖凿成,一尊弥勒佛坐像,与乐山城隔江相望。整个大佛比例匀称,面相端庄,姿态雍容,气魄雄伟。

佛像双领下垂袈裟,双手置膝,足踏莲花。佛像本体高59.98米,头高14.7米、宽10米,目宽3.3米,鼻长5.6米,嘴宽3.3米,耳长7米,颈高3米,肩宽28米,体宽28.5米,中指长8.3米,脚长10.5米、宽9米。头顶有螺髻1021个,每个都有圆桌大小。耳中可站立二人,每只脚的脚背上都可容纳百余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之最。

乐山大佛的头部和身体部位都设有排水沟,迂回纵横,布局巧妙,不易发觉。

四川乐山大佛是谁建造的

1. 位于四川省乐山县的凌云山,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弥勒佛石像,即著名的乐山大佛。这座大佛的高度达到了71米,其头部长度为14.7米,身长则有7米。

2. 更为惊人的是,大佛的耳朵内部足够宽敞,能够并排容纳两个人站立。其双肩宽度为28米,而其脚背宽度足以容纳100多人或20辆轿车,一个小脚趾的高度就超过了一人。

3. 在进行大佛的修复工作时,一次就需要使用5000块砖。乐山大佛是在唐玄宗开元初年,即公元713年开始修凿,目的是为了减缓岷江的水流,以便造福后人。

4. 经过长达90年的努力,大佛终于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即公元803年竣工。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其规模之大,历史之久,令人瞩目。

5. 大佛的整体造型庄严,设计构思巧妙,身体比例匀称,神态慈祥,形神兼备。从远处可以眺望峨眉山,从近处则可以俯瞰乐山,历经千年风霜,大佛仍然安坐于波涛汹涌的江水之畔,其景象令人赞叹不已。

6. 值得一提的是,乐山大佛的高度超过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阿富汗的帕米昂大佛(高53米),乐山大佛的高度达到了71米,真正称得上是世界之最。

乐山大佛在成都的什么位置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景区九曲栈道处已经开始施工前打围封闭。

建造历史: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的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

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后,工程一度中断。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

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乐山大佛高多少米宽多少米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的凌云山上,“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发髻有1021个,耳长6.72米,鼻长5.33米,眼长3.3米,肩宽24米,手的中指长8.3米,脚背宽9米,长11米,可围坐百人以上,比起曾号称世界最大的阿富汉帕米昂大佛(高53米)还要高出18米,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世界第一大佛——乐山石刻弥勒坐像,以其巍峨雄伟的气势闻名中外。人们观赏这尊历时90年,乃成通高71米的唐代佛像,往往只看到依山凿就的外表,看到他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而对他的部位结构则看不真切。其实,细究他的形体结构,是很有趣味的。

青衣江、大渡河于凌云山下汇集为岷江,相传当年水灾频繁,为害甚烈。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凌云寺僧释海通为减杀水势,造福民众而发起募集人力物力修凿大佛,至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竣工,前后历时90年,耗资数以亿贯,距今已有1200多年。大佛背靠凌云山,脚踏三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气势雄伟。大佛取弥勒造像,体态端庄,比例匀称,设计巧妙,排水设施隐而不见,它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静观人间的沧海桑田。

乐山大佛高度

历史介绍:乐山大佛建造从公元713年修建到公元803年,历时90年,历经三代建造者,四位皇帝。大佛坐像通高71米,头顶上有1051个发髻,额头宽度为10米,鼻子长 5.6米;颈高3米,肩宽28米,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

乐山大佛造型独特,形体构造更是独树一帜,从头发到全身,设计精妙,雕琢精细,赋予特色,不管是石块嵌就的发髻,还是木质结构的双耳,那神奇的排水设计,都是隋唐时期佛教艺术发展至巅峰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

景区可以游玩的景点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凌云山

凌云山地处乐山城东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与乐山城一水之隔。凌云山人称“小九嶷”,起因由于山有集风、栖鸾、望云、就日、丹霞、拥翠、兑悦、祝融、灵宝九峰,也被称作九峰山、九顶山,后因山中修建凌云寺而更名凌云山。

乌尤山

乌尤山即古离堆,相传为秦孝王时蜀郡守李冰开凿,以“避沫水之害”。乌尤山与凌云山相对,壕上大桥将两山相接。乌尤山同凌云山一样,自唐以来就是蜀中游览胜地。它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林木茂盛,绿荫重重。乌尤山因孤卧江中,好似一头乌牛,故又名“乌牛山”,相传宋代诗人黄庭坚至此,嫌其名不雅,而见山上古木繁荫,便更名“乌尤山”。

以上就是四川乐山大佛高多少米的全部内容,1. 位于四川省乐山县的凌云山,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弥勒佛石像,即著名的乐山大佛。这座大佛的高度达到了71米,其头部长度为14.7米,身长则有7米。2. 更为惊人的是,大佛的耳朵内部足够宽敞,能够并排容纳两个人站立。其双肩宽度为28米,而其脚背宽度足以容纳100多人或20辆轿车,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