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予同志纪念馆?向警予同志纪念馆,作为纪念这位杰出的革命家的重要场所,由三部分组成:向警予同志故居、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以及纪念碑广场。这三部分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的纪念空间,旨在回顾和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的生平和贡献。向警予故居,作为纪念馆的起点,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木结构四合院,那么,向警予同志纪念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作为纪念这位杰出的革命家的重要场所,由三部分组成:向警予同志故居、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以及纪念碑广场。这三部分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的纪念空间,旨在回顾和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的生平和贡献。
向警予故居,作为纪念馆的起点,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木结构四合院,其独特的设计体现了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这座四合院面向南方,采用了五柱穿斗式的林构架,四周以护墙环绕,总面积为144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94平方米。房屋的通高达到5.4米,屋顶采用了重檐,下层为披檐,上层为歇山顶,翼角起翘的设计与别具一格的马头墙相得益彰,展现了建筑的独特美学。
主体建筑北正屋,始建于明末明初,是故居的核心部分,承载了历史的厚重与光辉。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则是通过详实的展览和展示,回顾了这位革命家的生平事迹,让参观者能够深入了解她的思想、奋斗与牺牲。
纪念碑广场,作为纪念场所的延伸,通过纪念碑的矗立,象征着向警予同志的不朽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的贡献。这个广场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激励着后人继承和发扬她的革命精神。
在过去,该馆举办了一系列的临时性展览,如“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展览”、“中共溆浦党史展览”、“溆浦英烈展览”等,这些展览不仅丰富了纪念馆的内涵,也提供了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的机会,让参观者能够从不同角度感受到历史的深度和广度。
怀化,位于湖南西部偏南,是个民族多元化的地级市。怀化的知名景点蕴含了人文历史文化底蕴!走进这些景点,感受着美景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心情无限的美好,接下来,城市文化为大家带来怀化十大最美景点的详细介绍,一起来领略一下。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警予同志纪念馆,位于湘西源水中游的溆浦县城,共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纪念馆距溆浦火车站八百米,距溆浦汽车站1500米。向警予同志纪念馆(Comrade Xiang Jingyu Memorial),是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女战士、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南省溆浦县城。前身是向警予故居管理所。1981年7月1日开放。1985年9月4日改名向警予同志纪念馆。
纪念馆由向警予同志故居、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纪念碑广场三部分组成。向警予故居始建于明末清初,是一栋具有地方特色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占地1200多平方米。故居院内有“故居复原陈列”和“向警予同志手迹展览”,展出实物40多件和她学生时代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以及从事革命活动撰写的文稿、书信30余件;向警予同志生平事向警予同志纪念馆
迹陈列室在故居的东侧,展线长41米,陈列面积84平方米,展品中有向警予同志学生时代用过的书篮、梳妆盒、针筒、鞋刷,有在党向警予塑像的创建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撰写的文稿、书信手迹;在纪念碑广场,有座向警予同志塑像纪念碑,高9.4米,上方为英姿焕发的向警予塑像,作者是我国着名雕塑家朱惟精,正面是“向警予同志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其余三面镶刻有革命先烈1928年7月在莫斯科撰写的《向警予同志传》全文。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是由故居、陈列室、纪念碑广场三大部分组成,展现了这位革命女性的生平事迹与精神风貌。
故居是一栋五柱穿斗式林构架四周护墙的四合院,其大门悬挂着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向警予同志故居”匾额。院内设有“故居复原陈列”和“向警予同志手迹展览”,展示了40多件实物,以及她学生时代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和革命活动撰写的文稿、书信等。
陈列室位于故居东侧,展线长达41米,陈列面积84平方米。这里展出的展品包括向警予同志学生时代的书篮、梳妆盒、针筒、鞋刷,以及在党的创建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撰写的文稿、书信手迹。
纪念碑广场矗立着一座高9.4米的向警予同志塑像纪念碑,塑像迎风挺立,双手叠放在身前,展现了一位坚定沉着、巾帼英雄般的革命豪气。基座上镶刻有蔡和森同志1928年7月在莫斯科撰写的《向警予同志传》全文。故居南北为正屋,西为楼仓,东为客房。正屋内按原样复制陈列了向警予父母的卧室和青少年时代的卧室。楼仓上则是她及家人读书时的书斋,室内展出她学生时代的日记和部分作文、读书笔记等手迹。
扩展资料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位于湘西源水中游的溆浦县城,共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
溆浦县,坐落于湖南省西部,地跨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地形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这座县的地理特色鲜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便是向警予同志纪念馆。
纪念馆所处的位置颇为独特,位于溆浦县内海拔高度的显著差异之中。凉风界,作为南部的最高点,其海拔达到了1614米,而西部沅水出境地的海拔则只有118米,这1496米的高低差,生动描绘了溆浦县的地势特色。
溆浦县的地形多样,山地、岗地、丘陵地、江河、溪谷平原等类型应有尽有,构成了这片土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而从土壤类型上看,中亚热带红壤和黄壤是其主导的土壤类型,这些土壤为当地提供了肥沃的耕作条件。
土壤的形成与母质密切相关。板页岩类、紫色砂页岩、花岗岩和石灰岩类的风化物,为溆浦县的土壤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来源,这不仅支撑了农业的发展,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溆浦县的最大山峰,雷坡山,更是为这一区域增添了几分壮丽的自然景观。这座山峰的巍峨,与整个县的地理风貌相得益彰,成为了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生动见证。
综上所述,溆浦县的地理位置具有显著的特色,从海拔的高低差异到多样的地形和土壤类型,再到壮丽的自然景观,每一处都展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向警予同志纪念馆,作为县内的重要地标,不仅记录了历史的足迹,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纪念馆由向警予同志故居、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纪念碑广场三部分组成。
向警予故居是一栋具有地方特色的木结构四合院,系座北朝南的五柱穿斗式林构架四周护墙的四合院。占地面积为144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94平方米,房屋通高为5.4米,屋顶都采用重檐,下层为披檐,上层为歇山顶,翼角起翘以及营造别具一格的马头墙。北正屋为主体建筑,始建于明末明初。
以上就是向警予同志纪念馆的全部内容,向警予同志纪念馆是由故居、陈列室、纪念碑广场三大部分组成,展现了这位革命女性的生平事迹与精神风貌。故居是一栋五柱穿斗式林构架四周护墙的四合院,其大门悬挂着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向警予同志故居”匾额。院内设有“故居复原陈列”和“向警予同志手迹展览”,展示了40多件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