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在长沙市。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街道(1984年3月原东屯渡人民公社因境内有马王堆汉墓而改名为马王堆乡),据地方志记载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那么,长沙马王堆汉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马王堆汉墓是长沙市的著名名胜古迹,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街道。
这座墓地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汉代初期历史、文化、科技、丧葬制度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始于1972年,持续至1974年。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共发现了3座西汉时期的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由椁室、棺木及填土等组成。墓葬内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随葬品,包括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共计3000余件。
马王堆汉墓的特点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初期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墓中的出土文物,尤其是T形帛画、素纱蝉衣、木俑等,均为汉代艺术的代表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也为我国考古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作为长沙市的一处名胜古迹,马王堆汉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客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千年前的历史风貌,感受古代墓葬文化的神秘魅力。此外,马王堆汉墓周边还有许多其他历史文化景点,如岳麓山、橘子洲等,游客可以在游览过程中,感受长沙这座古城的独特韵味。
马王堆汉墓在长沙市。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街道(1984年3月原东屯渡人民公社因境内有马王堆汉墓而改名为马王堆乡),据地方志记载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20余米,形似马鞍,故也称为马鞍堆。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三座汉墓中,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
二号墓墓主轪侯利苍约下葬于吕后二年(前186年),三号墓墓主利苍之子下葬年代是西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一号墓墓主利苍妻下葬年代可能还要略晚一些。
出土女尸:
一号墓出土一具保存完好、并未腐烂的女尸,即墓主人辛追夫人的尸体。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活动,血管清晰可见,软结缔组织尚有弹性,与新鲜尸体相似。
它既不同于木乃伊,又不同于尸腊和泥炭鞣尸,是一具特殊类型的尸体,是防腐学上的奇迹,为世界考古史上前所未见的不腐湿尸,此后将此类古尸命名为马王堆尸。女尸经解剖后,躯体和内脏器官均陈列在一间特殊设计的地下室内(汉墓陈列馆现设在湖南省博物馆院内)。
马王堆汉墓陈列在湖南博物院。
目前,马王堆汉墓的文物被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馆内。该博物馆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其中包括马王堆汉墓文物展厅,展示了大量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信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代初期的生活和传统。湖南省博物馆对于马王堆汉墓的研究也是持续不断的,他们将这些珍贵的文物严格保存和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门票信息
1、免费对象
社会全体公众,14岁以下未成年人必须由成年人陪护,一名成人最多只可携带2名14周岁以下儿童入馆参观。
2、免费范围
基本陈列:“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专题陈列。
3、参观方式
可提前七天(不含当天),登录湖南博物院官网、官方微信服务号、官方支付宝小程序进行个人网络实名制分时段预约。为便于观众预约,最新一日门票的初始放票时间调整至每天的20:00。
马王堆汉墓
中国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位于湖南长沙东郊。共3座。1972年发掘1号墓,1973 ~ 1974年发掘了2号和3号墓 。据墓中出土印章 、简文及《 史记》和《汉书》记载,2 号墓墓主是第一代侯利仓,死于汉惠帝二年 (前193);3号墓墓主可能是利仓儿子、第二代侯利豨 ,下葬于汉文帝十二年 (前168);1号墓墓主应是利仓妻子 ,下葬年代在文帝十二年以后数年至十几年间。这几座墓的发掘,为研究汉初的社会经济及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墓葬形制 3座墓都有坟丘,坟丘下是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土坑。坑口平面接近方形,口下有多层台阶,墓坑往下逐层缩小。1号墓墓口长 19.5米、宽17.8米,深16米,2号和3号墓略小。棺椁用巨大的木板制成,置于墓底正中。椁室上下四周塞满木炭和白膏泥,上面层层填土夯实 。1号墓四棺一椁;2号墓棺椁已朽,推测为二棺一椁;3号墓三棺一椁。椁室内由隔板隔成4个边箱和中间棺室 。木椁平素 ,木棺涂漆施彩绘。1、3号墓的内棺还饰绒圈锦,棺盖上覆盖帛画一幅。1号墓女尸年龄约 50岁,全身裹殓衣被20层。经解剖检验 ,外形、内脏器官均保存完整,这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十分罕见,当因墓室密封,形成恒温、恒湿、缺氧、无菌地下环境所致。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
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马王堆汉墓重要文物介绍:
1、素纱襌衣
西汉长沙国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的随葬品,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辛追墓。出土时在一号墓葬具的一个竹箱子里,里面有锦袍、单衣,还有裙子、袜子,一共十四件衣物。
素纱襌衣以素纱为面料,由蚕丝织造,没有衬里,没有颜色,丝缕极细,织作精美。即使算上纹锦镶边的衣领、衣袖口和衣襟边缘,整件衣服一共只有49克,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可以想象它所能营造出来的朦胧美感。它被誉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是存世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湛、最轻薄的服装珍品。
以上就是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全部内容,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